前言
本节主要讲解STM32利用通用定时器,利用CCR和CNT寄存器,输出指定占空比和频率的PWM波形。其功能的应用有:实现LED呼吸灯的效果、控制步进电机、控制直流电机转速等。
导航
图98 通用定时器框图:
图片引自STM32 F1XX系列的中文参考手册。在通用定时器章节的定时器架构图中,本章讲解的定时器输出功能位于右下角的红色矩形中。
定时器实现PWM输出的实现细节
参考中文手册,实现细节图125如下:
它内部实现是:输出模式控制器通过比较TIMx_CCR1(比较捕获寄存器)和TIMx_CNT(计数器)的值,由输出模式控制器来确定输出高(有效)电平,还是低(无效)电平,用户可以通过改变TIMx_CCR1寄存器的值来改变PWM的占空比。这通常会将输出模式控制器配置成PWM模式1或PWM模式2,两种模式就是互为取反的关系,同时这两种模式也是输出模式控制器最常用的配置。
对于原理图125左侧的输出模式控制器:
该部分作用是:控制输出模式控制器的输出行为。这里将输出模式控制器的输出标记为OC1REF。
输出模式控制器有7种配置,这些配置是通过操作 TIMx_CCMR1.OC1M[6:4]
实现,7种配置在中文手册中的描述如下,手册中的描述可能太晦涩,配合江科的表格会更友好:
对于原理图125右侧:
右侧包括一个极性选择器和输出使能电路。
该部分作用是:1、对输出电压的极性进行控制。2、控制输出电路的使能。
我们可以通过配置 TIMx_CCER.CC1P[1]
控制选择器是直接选择OC1REF波形(输出模式控制器的输出)还是选择OC1REF的反相波形。也就是说,输出模式控制器配置成PWM1/WPM2可以实现对OC1REF的反相,配置 TIMx_CCER.CC1P[1]
间接配置选择器也能实现对OC1REF的反相。通过配置 TIMx_CCER.CC1E[0]
可以实现对输出电路的使能。
由定时器输出PWM的原理可以得出调节占空比的公式,PWM频率就是定时器溢出的周期、占空比就是TIMx_CCR1的值,其计算公式如下:
关于定时器的PWM模块还需提一句的是,有三个寄存器存在缓冲寄存器/影子寄存器的概念的,这三个寄存器分别是:ARR、PSC、CCRx。影子寄存器的存在延续旧值的生命周期,这样让旧值继续该时期的使命。如果用户提供的新值立马生效,系统就会出于一种未定义的状态。有了缓冲寄存器/影子寄存器的概念,在一个更新周期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影子寄存器,而用户想要修改预分频控制寄存器,会先将值写到缓冲器中,待这个更新周期过去,才会将缓冲器的值给到影子寄存器
下面中文手册的的两张时序图可以很好的说明了:
缓冲寄存器 —-> 预分频控制寄存器
影子寄存器 —-> 预分频缓冲器
还需注意的是:TIMx_CR1.ARPE[7]
、TIMx_CCMR1.OC1PE[3]
寄存器可以让用户选择ARR、CCRx是否启用影子寄存器的功能,而PSC寄存器默认必须使用影子寄存器的功能,但是用户可以通过TIM_PrescalerConfig函数动态配置计数器的预分频系数,它的第三个参数可以选择TIM_PSCReloadMode_Immediate,这会让定时器立即产生一个更新事件,间接实现了立即更新的效果。
定时器实现PWM输出的步骤
综上,可以总结出配置定时器输出部分的套路:
我们需要把
TIMx_CCMR1.CC1S[1:0]
配置为00,这样CC1通道就被配置为输出通过配置
TIMx_CCMR1.OC1M[6:4]
,这里将输出模式控制寄存器配置成PWM1模式。即110。配置原理图右部分是否开启反相
TIMx_CCER.CC1P[1]
,这里配置为0不反相。最后使能
TIMx_CCER.CC1E[0]
位,来使能原理图右边的输出使能电路。
一般的话,我门还会配置 TIMx_CCMR1.OC1PE[3]
、 TIMx_CR1.ARPE[7]
,分别启用TIMx_CCR1、TIMx_ARR寄存器的影子功能。
定时器实现PWM输出的库函数实现
因为我的开发板LED0被焊在了PB5所以,所以需要将定时器的PWM波形输出到PB5上。经过查表需要对TIM3_CH2输出进行一个重映射;此外还要将PB5配置成复用推挽输出的状态。
定时器PWM输出配置,实例代码如下:
1 | void LunarInitTIM3() { |
实验结果就是PB5处的LED灯实现了呼吸的效果。
本章完结